麦蛾(Gelechiidae;gelechiidmoths)鳞翅目麦蛾科麦蛾属的一种昆虫,成虫褐色,有灰色或银色斑纹。翅展一般19公釐,前翅狭。後翅的外缘凹入,翅顶尖突。幼虫色浅,无毛。生活方式不一,或蛀入植株中,或织网,或形成虫瘿,或将叶卷曲。
体型征
雌成蛾体长12—15mm,翅展25mm左右,雄蛾小。复眼黑褐色表面具灰白色网纹,下唇须发达,前翅宽大呈三角形,翅上近内横线和外横线各具l白色波状纹,纹的中段外突,内横线以里,外横线以外赤褐色,两线间浅黄色,后翅浅黄褐色,也生2条白色波状线。
鉴别特征
虫体似麦粒色或稻粒色,有光泽。前翅竹叶形,新羽化的成虫在黄色翅面上有小黑点;后翅菜刀形,前后翅缘毛均较长,尤以后缘毛更长,其长度约为后翅宽度的2倍。
为害习性
以幼虫蛀入粮粒,主要为害禾谷类籽粒,其中以小麦、稻谷、玉米受害最严重。成虫善飞,能在仓内和田间产卵繁殖。
适生条件
发育最适宜温度为21-35℃,发育最低温度为10-12℃;粮食水分在9%以下则不能生长。虫卵在10℃以下即不能孵化。
防治方法
压盖粮面;移顶或揭面,暴晒或熏蒸;仓库应安上纱门纱窗,防止感染;当日照平均温度在44℃时,将粮食表层带虫粮暴晒6h,杀死麦蛾的卵、幼虫及蛹;用干燥清洁无虫的稻草扎成直径为7cm的草束,两端张开,平铺在粮堆表面,纵横间隔50cm,进行诱杀。
